摘要:曹参,字敬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西汉继萧何之后的第二相国,历史上被称为“曹相国”。接下来,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说到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大家都很熟悉
曹参,字敬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西汉继萧何之后的第二相国,历史上被称为“曹相国”。接下来,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带来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美德,汉代的萧何和唐代的魏征大概都很熟悉...他们为国为民的胸怀和敢于直接劝诫的性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认为所有的宰相都像他们一样严肃吗?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宰相,不同于以前的贤相。他是曹参,被指控“最懒”的宰相。
西汉初年的宰相“无所事事,整天只喝酒吃肉,不理朝政”,听起来像个昏庸的文官,但为什么深受人们喜爱,传颂千古呢?
曹参之前的第一任宰相萧何为汉初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参也是谁?他是汉代的第二任宰相。他和刘邦一样是沛县人。我们都知道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但在早期,他的地位远不如曹参高。
曹参年轻时精通刑法,在沛县担任“狱长”职务,这与典狱长的官职有点相似。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督促当地亭长捕捉小偷。
这样,当时正当着泗水亭亭长的刘邦,曹参的下属无疑是妥妥的。
然而,虽然他是上级,但曹参并没有“以权压人”的趋势。他和刘邦以及官员萧何是兄弟。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
开头提到的“萧何”也是一个伟大的角色,他是辅助刘邦的开国宰相,也就是曹参当选前的名人。
能够成为刘邦的左右臂,他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汉朝建立之前,刘邦的一些妙计几乎都来自这个人。
汉朝建立以来,他的智慧在国家制度的制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巩固了汉初的统治。
众所周知,国家成立之初,是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第一次安定下来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休养生息”是治国最重要的措施。
萧何知道这一点,做了一系列减税和免税措施,这实际上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促进了汉朝以后的繁荣。然而,萧何无法抗拒岁月的洗涤。毕竟,他因病睡不起。
汉惠帝非常依赖这位能力出众的宰相。当他去慰问他时,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他担心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萧何”
但萧何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身体已经虚弱到一定程度,但他还是勉强起身安慰汉惠帝:“陛下,有一个合适的候选人……他就是曹参。”
曹参遵循萧何政策,采取“无为之治”
尽管这个名字来自宰相之口,但当时的皇帝对曹参这个人印象不大,对他的能力也持怀疑态度。
但由于萧何提到,汉惠帝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最终任命曹参当宰相。
萧何之所以推荐曹参,是因为在曾经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他知道自己是个文武全才。
曹参的“武”除了胸怀文墨外,还体现在之前的战场上。早在与刘邦作战时,曹参作为前锋,就勇敢地杀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楚汉之争期间,他还协助刘邦平定三秦。
综上所述,可以说曹参的战功并不逊色于韩信,但前期韩信的军功如此突出,以至于刘邦对他的关注不多。
后汉建立后,曹参作为功臣,除了接受封赏外,还帮助刘邦之子刘肥管理封国,创造了许多功绩。
换句话说,当了首相后,曹参并没有急于采取一些改革措施,而是“呆在家里”了很长时间,只知道吃肉喝酒,对朝廷政事漠不关心。
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有人问他该怎么办,曹参总是回答:“按照萧何宰相之前设定的规矩办事”,这也是“萧规曹随”的著名成语。
这让对萧何“无为之治”战略不满的汉惠帝焦虑不安,以为曹参宰相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姿态?只消极遵守萧何定的规则而不改变?
不仅如此,曹参还把大大小小的事情交给了官员来处理。他置身事外。如果有劝诫者,曹参会带他们一起喝酒玩乐,以免给对方更多的机会说话。
曹参巧打消了皇帝的疑虑,认识到了他的休养政策
感到荒谬和失望的汉惠帝甚至派出了曹参的长子,即御史医生来说服他的父亲。面对儿子的劝说和皇帝的指责,曹参毫不犹豫地搬出了很多理由来回应。看到他如此固执,他们真的没有办法。
当然,汉惠帝也对曹参进行了“深入谈话”。后来,他问曹参:“为什么爱清必须遵循萧何的制度?有自己的改革不是一个好故事吗?”
曹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陛下,恕我直言,你认为谁比高祖皇帝更好?”
汉惠帝不假思索地说:“自然是先帝,我怎么能和先帝比较呢?”
“陛下认为我比萧何更出众?” 然后曹参引出了中心意思。
当曹参得到“萧何”的回答时,他继续说:“高祖皇帝和萧何平定世界后,颁布法令明确规定‘无为之治’,我们自然要服从。”
汉惠帝瞬间明白了一切,让曹参继续这一策略。
事实上,虽然曹参只知道如何喝酒和吃肉,但他深刻理解一个事实:新成立的汉朝需要的不是大胆的改革,而是休养和减税。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加安心地生活和生产,人民的富裕也意味着国家的强大!
结语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参的“无为”行为是一门很大的知识。虽然当他担任首相时,他没有任何创新,也没有随机改革,这使得人们恢复了生产,而那些没有税收和服役约束的人自然爱曹参,并称他为永恒的圣人。
即使在接下来的三国时期,曹参也是一个被提及的“积极形象”。以曹操和他的后代为例,他们都认为曹参是“偶像”,并自称是他的后代!
从这个角度来看,成语“萧规曹随”显然是有褒义的,但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仿佛曹参被视为一个无能的人,被无奈地延伸为循规蹈矩、无创新的意思。
因此,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普通人会认真认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